《老品牌翻新》金曲獎翻新上台,台灣設計力最搖擺!

創意職人。開發創意思維、開發數位商品、開發實驗精神。1996開始擔任撰文,遊歷廣告。2003遠赴洛杉磯,深入亞裔族群行銷。2010投入數位創意至今。相信:唯有持續創造,才能突顯創意的價值


第25屆金曲獎,它引發話題的題目,和以往非常不同!

不是哪個明星表演好過癮、或好失敗;不是哪個得獎名單令人讚賞、或惋惜,

而是頒獎典禮過程中,宣告入圍者的短片,被設計得好有質感!

設計力,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我們常說,台灣是缺乏美感的,至今仍然是如此。

儘管已經可以在巷弄裡、城市的角落,發現為數不少,令人驚喜的小店鋪、咖啡館,

甚至公司企業,也開始從包裝到商品,提供不同的美感經驗給消費者。

但是整體來講,這樣的變化,尚未釀成巨大的改變。

比方:整體都市規劃、社區規劃,甚至道路鋪平這麼基本的人為環境條件,

距離美感已開發國家,像是日本、法國,其實我們還相去甚遠!

 

所以相當樂見更多的美感事件,在台灣發生!

102988_70536

▲ 第25屆金曲獎主視覺。(圖/來自JL Design.tv臉書)

 

緩慢的啟發,但是至少有在持續前進。

回到金曲獎,其實也是一個“老品牌翻新”的過程。

 

1989年,新聞局舉辦了第一屆金曲獎,一直到現在,金曲獎都是一個官辦的活動。

早期頒獎的過程,也充滿了”官”方的氣氛。

致詞、致詞、再致詞,感謝、感謝、再感謝,當然啦!也是有表演穿插其中。

只是隨著娛樂事業的發達,人們不能滿足略嫌僵硬的典禮,因此收視率每況愈下。

 

老牌翻新,要先看看是否商品內容,不再被市場接受、不再被喜愛?

stage

我們把「金曲獎」視為一個brand來看,

他的商品內容(Content) ,就是所有的音樂作品與作者。

先天上,金曲獎明明是占了大優勢,

因為品牌提供了,大眾非常感興趣的當年度各類型音樂!

但是,收視率卻不佳、關注度降低,

問題不在內容的話,那就應該是來自這些內容的包裝,以及呈現方式,出了問題!

 

到了第九屆(2008年) 新聞局把典禮的製作與轉播,交給有線電視台。

果然氣象一新!加強了娛樂性,典禮的節目內容也更加綜藝。

不但拉回了唱片業界對金曲獎的重視,也拉回了觀眾關注和興趣!

換句話說,商品內容改進了,重新贏得消費者喜愛

 

但是啊,總是有令人詬病之處。

只會背稿的頒獎人、冷笑話凸槌的主持人、急忙下台的麥克風…,

這些幫典禮扣分的環節,進步很少,令人不耐。

特別想指出有幾屆的金曲獎,是有制定主題的,

而某些主題的謬誤,有時也彰顯了“創意品質”的問題。

bad names

第17屆的主題Music Orz,是誰讓誰Orz呢?真讓人Orz啊!
(註:Orz的原意是「失意體前屈(失望得連身子也彎下來)」的意思,五體投地的意義已是再延伸,意義成分低。)

第23屆的Music iPay 是說買音樂要付錢,這是一個典禮?還是政令宣導教室呢?

老實講,這也只有靠製作單位的覺醒,願意投資在企劃端,才有辦法改變。

some

▲ 第25屆金曲獎精彩的入圍影片設計。(圖/來自JL Design.tv臉書)

 

第25屆很厲害,找來JL Design的創意總監羅申駿,擔任視覺藝術指導與統籌。

邀請了11名國內知名平面設計師,以及13組國內外動態影像創作者或公司,

為每個獎項入圍名單的片段,設計Motion Picture

把一項原本只是聊備一格,程序需要的橋段,變得充滿驚喜!

大大提升了獎的專業感,也讓觀眾們目眩神迷!

▲第25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入圍動畫,值得一看再看。

 

這就是那種,有機會造成一些改變的片刻。

其他大型獎項,或仿效、或想著如何超越,都是正面影響!

本屆金馬獎,不也在LOGO設計上下了功夫,雖然目前看到的主視覺被大量嘲謔,

但這也更彰顯了“設計力”開始受到一些主辦單位的重視!

gold hourse 50
▲ 去年金馬50,聶永貞設計的主視覺,也很經典。

gold hourse 51
▲ 今年的金馬主視覺,蕭青陽捉刀。

 

希望提高的…

不只是行銷企劃人員對美感的重視度,也要相對提高對美感專業的尊重度

 

老品牌想翻新,商品內容絕對是要重新檢視的,

如果內容沒問題,那就該從其他地方著手,

想一想:設計,也許就是個好主意!


《老品牌翻新》相關文章: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