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人看電影:『魔鬼總動員』對數位公司執行長的啟發

網路基因創辦人,長年擔任海內外廣告獎評審。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或記得阿諾史瓦辛格演出的科幻電影,『魔鬼總動員 / Total Recall』?其實這部電影跟魔鬼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台灣片商為電影取中譯名有種詭異邏輯,只要是阿諾演的就是『魔鬼』系列,而老布就是『終極』系列。而後來2012年重拍的版本,中文譯名就改為『攔截記憶碼』,好像比較接近電影故事的本質,重新翻拍的版本加上了大量電腦動畫以及科技,所呈現出來的場景與特效都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凱特貝琴薩與潔西卡貝兒兩位美女在片中的打鬥戲碼,就單純觀影的享受著實精彩許多。

不過也許是懷舊情緒作祟,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1990年拍攝舊版的敘事文本。而這部電影本身則是改編自 Philip K. Dick 在1966年創作的科幻小說「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Philip K. Dick 本人是 cyber punk 的大師級人物,作品充滿了對於現實與虛幻世界的疑問與挑戰,他的另一部作品「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也改編為電影『銀翼殺手』,當年由哈里遜福特所主演,也是科幻電影的一部指標性鉅作。

city-in-blade-runner

在 Philip 的作品中,平行宇宙(Alternate universes)和虛擬複製(simulacra)是最常出現的主題,藉由處在平行世界(或多重世界觀)中的主角敘事,作者不斷的想要去釐清宇宙真實性的價值。而在這部魔鬼總動員電影中,也不斷的出現這樣的故事與情節。記憶是可以被植入的,但是被植入的記憶是虛構的故事,還是原本的真實記憶?當你無法判斷真實與虛擬世界的分界,甚至於你可能會主動選擇留在虛擬世界中的時候,真實或虛擬的定義與價值又有何區別?

在2003年的時候,Linden實驗室推出『Second Life(第二人生)』這個建構於網際網路的虛擬應用程式。在 Second Life 中,使用者可以有一個全新的、不同於真實世界的虛擬身份角色 – 替身(avatars ),替身可以在其中遊走,與其他的替身(當然也是虛擬人物)互動。Second Life 中甚至還有自己的貨幣,Linden dollar,替身可以購買土地,交換有價值的虛擬物品等等。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例如在2007年8月,就因為過度以及錯置的貨幣交換流量,造成了程式中虛擬貨幣的擠兌以及貨幣崩潰,更不要提其他賭博、色情、或任何真實世界原本就有的社會議題。而在這十幾年下來,Second Life 中的法律與道德問題研究,已經成為研究虛擬世界重要的課題與挑戰。

second-life-meeting-screenshot4

回到我們的真實世界,今天我們所緊密使用的社群網路何嘗不是一個 Second Life?雖然Facebook建構在真實世界的身份之上,但是除了那些你真正認識的朋友之外?又有多少頭像是你可能認識,但你也無法判斷他的真實性格或角色?又或者是,我們都有可能另外建構一個虛擬的身份,藉由扮演一個虛擬角色,來滿足自身對於生活或者是人生的想像。

對於我個人來說,這些想像就是揭露了科技與人的關係,或者說是揭露科技創造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數位網路是一個全新的媒體,你無法用傳統的方式來想像或控制媒體的方向與趨勢,反而會因為身處其中的使用者都有能力對於事物做出反應與決策(就是鄉民啦~),在網路世界的溝通與傳播,不再是傳統媒體的邏輯。簡單來說,網路世界是我們藉由科技創造出來,一個完整的、虛擬的平行社會組織與聯繫。

Total-Recall-1990-Anniversary-Edition-3Li-BRRip.mp4_20120728_140940

有時我們會這麼說,廣告是說服消費者購買一個虛幻的美好想像。網路媒體其實讓這件事情變得更為可能,從簡單的Facebook小應用,你可以將你的頭像或姓名代換到圖像或影片中成為主角;或者是更進一步的創造與其他使用者的聯繫,假裝成為某個團體的一份子,甚至以虛擬的形式出現在另一個空間與時間之中。這些都是可能實現的真實,也是網路世界中最有趣的地方。

另一個我覺得比較值得玩味的,就是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不管是小說,電影,或其他的創作,在各類的作品中,未來世界總是晦暗、迷惘、甚至無法控制的。即使是有時在科幻電影中開頭的科技開創美好生活想像,背後也一定暗藏著一個神秘可怕的大陰謀。換個角度想,這不也是目前較為年長一輩對於網路世界的態度與想像?

也許這是我們對於科技不可掌握性的恐懼與害怕,但也必定就是人性溝通上必須要思考與估量的重點。

total_recall_1990_pic02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