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checklist 決定我們會被淘汰,還是成為頂尖的設計師?

@uncle.johs

《用行銷改變世界》共同作者 / 桑河數位科技 / Motive商業洞察創辦人


有個設計師帶著How to design book 這本書去參加比賽。被評審看到之後,他竟然就被淘汰了!評審們認為他還沒有進入業界的自信,才會抱著那本書來比賽。

這篇原本寫在桑河數位部落格,多年後被我重新改寫了。其實距離現在已經又過好幾年了,我仍覺得這個節目的一些觀點很有商業價值,可以隨時拿來檢視自我是否具備「行業的競爭力」和「設計生意(公司)的運作思維」。

也希望你喜歡。


知道這句開場台詞嗎?

One will be in.

One will be out.

Who will be the next top designer?

Project Runway(決戰時裝伸展台)至今已經播了16季(August 17 – November 30, 2017),不僅可以持續吸引到新的觀眾,主持人海蒂克隆(Heidi Clum)沒有因為年紀而被踢出節目,還衍伸出Project Runway Junior (決戰時裝伸展台Z世代 – 年輕版) 以及《師徒大戰(Under the Gunn)》二個子節目。

在相同的條件與限制之下,如何看出每一位參賽者的天分與競爭力?

這句話就是整個節目的核心精神。

每一集,多半就是執行一個專案,每一位設計師都在執行同樣的案件,從執行費用、時間、工具、環境等等,全部的條件限制都相同,設計師必須依照主題,獨立完成或是和別人合作出一個成品。

乍看之下,是一個以”服裝設計師” 創作比賽主題的選秀節目,但我覺得不只是服裝設計工作,也和我們做案子或比稿很像,設計師、服裝、模特兒會一起站在台上接受評分,評審們會很直接的讚美,也會毫不留情的批評。

美國人講話很直,不怕傷人,說缺點的時候,一針見血:為什麼你的設計不被他喜歡,是因為市場?消費者不會買單?沒重視VIP客人的想法?執行太差?還是有知名設計師的影子?

莫約10年前,我還是30初頭,也是公司剛獲得一些穩定的客戶邁入成長期的時候,我連續追了四年左右。主持人海蒂克隆是一個超級名模,而其他的評審則有:國際時尚雜誌的主編、跨國品牌的設計師兼創辦人等。

其中一位鼎鼎大名,也應該其中舌頭最不毒蛇的評審,是2011年股票掛牌上市的Michael Kors:https://www.michaelkors.com/,假設從它上市那年就買進股票,到我不追Project Runway的那年賣掉股票,大概是賺了4倍之多…..(千金難買早知道啦!)

一位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設計思維?

Project Runway的節目走向(風格/內容),跟最近幾年流行的重視現場感染力的歌唱跳舞比賽不同。後者多半會強調表演技巧跟競爭氣氛的呈現,但Project Runway節目重視的除了”完成品”之外,還包括選手的即時教育,因為設計師面對的競賽事件不僅僅是對評審而已,還有要對 “自己” 跟 “客人” 跟”觀眾”負責,透過:面對客戶、設定主題、思考及創作過程、上台呈現…這幾個環節,去凸顯一位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設計思維;反之,也會有一些環節跟思維上的失誤,會讓他們無法晉升。

美國曾經很流行這種商業競賽節目,例如唐納川普(現任美國總統)主持的「誰是接班人」,裡頭都有蠻多的行銷管理思維。

在節目中,並不單單只是秀出設計跟創意的結果,反而更重視創作的發想經過跟實作過程,也會呈現出他們為什麼失敗,我覺得大多數人都難以面自己失敗的經驗(但其實又非常重要)。

其實有些人能夠越來越成功,都是掌握了一些在業界存活或 向上爬升該有的觀念,很像是透過競賽這件事情,去看出這些設計師,是否具備「一個設計生意(公司)的運作邏輯」。

你是哪一種設計師?

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常會看到這三種設計師:

  1. 了無新意或是模仿別人的設計師:
    針線活的技巧札實,但創意水準平平,偶爾會在他的作品身上看到知名作品的影子。他們懂得Photoshop大部分的功能,叫他照抄任何東西都可以接近滿分,但卻沒有半點個人特色,更可能做出很像Word做的東西,不過是空有技巧而已。
  2. 表現水準高於平均值,但又不是最突出的設計師:
    這種設計師,通常已經很受歡迎了,直到他們犯了致命錯誤之前都會一直活下去,但也偶爾呈現出「快要被淘汰」的危險氣氛,在節目中他們通常沒辦法奪冠,而是會帶著一點殘念離開。其中也有幾位,因為在觀眾群獲得一些高人氣,離開後就會自行創業也不一定。
  3. 水準極佳的設計師:
    工作技巧不一定最好,但作品通常會很突出,甚至跟其他人格格不入。這種人的能力很強,常常會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雖然常拿到高分,也受觀眾歡迎,但脾氣太強烈、主觀太強烈,也常自傲的瞧不起人,甚至無法團隊合作。

Project Runway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題目,讓設計師去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力比較強,看最後誰能奪冠,也一步一步讓我們了解要在設計圈打滾,該具備怎樣的特質。我們也可以把上述三點想像成三種不同的設計公司,思考我們自己是哪一種?我們所待的公司又是哪一種?

能在海選中入圍並參加比賽的設計師,其實工作能力都很足夠,也早就在業界工作一段時間了。我記得某一集,有個設計師帶著How to design book 這本書去參加比賽。被評審看到之後,他竟然就被淘汰了!評審們認為他還沒有進入業界的自信,才會抱著那本書來比賽。這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下面是當年Project Runway評審們常對設計師們說的重點,重新跟各位分享。

這些思維,決定我們會被淘汰?還是成為頂尖的設計師?

  1. 是否清楚明白的知道:誰是我們的客人。
  2. 客戶背景、屬性、定位、特色、喜好是什麼?
  3. 針對客人所期待的某種特別功能,將如何發揮創意?
  4. 我們的創意想法,實際用在客人身上會變成怎樣?在其他人眼中會有什麼想法?…..
  5. 我們是自顧自的做自己的設計,還是真的在幫客戶做的東西?
  6. 除了很漂亮、很有某種風格之外,還有沒有專屬於我這個人的特色?
  7. 我們會不會太想要表現自己了?
  8. 是不是和誰誰誰(某位大師)的東西很像?
  9. 我們的設計概念是東抓一塊、西抓一塊拼起來的?
  10. 是否把應該很有XXX感覺的東西,做的很YYY。(跳TONE了)
  11. 製作時間分配恰當嗎?若進行高難度的東西,時間上來得及嗎?

    而當我們跟他人合作時:

  12. 是否分配到各自擅長的工作項目?
  13. 大家能力互補?能夠相輔相成、還是各自扯後腿?
  14. 雙方的風格特色能搭嗎?
  15. 各自要做什麼,達成共識了嗎?顧及隊友了嗎?
  16. 誰也不讓誰嗎?還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沒辦法表現自我?
  17. 討厭對方的某些缺點,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或心情?

這篇原本寫在桑河數位部落格,多年後被我重新改寫了。其實距離現在已經又過好幾年了,我仍覺得這個節目的一些觀點很有商業價值,可以隨時拿來檢視自我是否具備「行業的競爭力」和「設計生意(公司)的運作思維」。

也希望你喜歡。


Wiki對該劇的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6%A9%8B%E9%A9%95%E5%AD%90

引用
《伸展台計劃》(Project Runway)是一個關於時裝設計的美國真人秀節目,每集設計師們會接受不同任務的考驗,每集至少會淘汰一人,而最後留下的三強能在時裝周中較量,最後只有一個設計師能勝出。

本節目的主持人由超級名模海蒂·克隆擔任,而長期評判則為美國時裝設計師邁可·寇斯(Michael Kors)、ELLE雜誌時裝總監妮娜·賈西亞(Nina Garcia)還有海迪本人,有時每周會有不同的嘉賓作客席評判

每集各設計師會有不同的考驗,有時會使用非傳統衣質材料製作服裝(如第三季利用回收廢物作製作服裝、第一季利用超級市場物品製作服裝),為特定人物設計衣服(如花式溜冰運動員薩莎·科恩、美國小姐泰娜·康納),為成衣公司設計產品(香蕉共和國或梅西百貨),或製作專門主題的服裝(如:雞尾酒晚會)。每次挑戰,他們會得到特定的金錢和限定的時間來製作服裝……


讀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