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的自我鍛鍊:專訪-柯P廣告導演[盧建彰]

行銷經歷十年,創作經歷超過十年。 愛吃蝦子,愛睡覺。 父母眼中我是小天使,朋友眼中我是大白目,男友眼中我是一隻豬,學弟妹長姊眼中我是音樂人,同事眼中我是奇怪的人,乾女兒眼中我是個很煩很黏人很幼稚的乾媽媽。


「會說故事,是盧導的天分,而這能力也讓他更能去觸動這個世界。」──《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

受訪者:盧建彰 Kurt

台南人,流放到台北做廣告14年,歷任奧美、智威湯遜廣告創意總監。廣告作品包括:柯文哲競選廣告(多久沒聽孩子說話篇)、馬自達汽車(狗狗篇)、左岸咖啡、賓士汽車(生日許願篇),曾榮獲多項國內外廣告大獎。

真的能夠激勵自己的,應該是自己

Motive的好友 Kurt,剛執導了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的黑白影片廣告:「你有多久沒聽你的孩子說話?」據說柯P自己看這支CF時,也曾感動的流淚。

Kurt 形容:「這部影片是面鏡子,每個爸媽回頭看,會看到自己、小孩與人生」。這是他首次拍攝政治廣告,也是一部紀實攝影和自己的人生觀察。

Kurt對創意人有兩個建議:

1. 把客戶當朋友

舉了一個例子來說,如果跟朋友推薦了一家好吃的牛肉麵,可是朋友說「我不喜歡」,你會覺得被冒犯嗎?

因為是朋友,反而會因此開啟話題,詢問朋友的喜好。若創意人把對方(意指客戶)當朋友,就不需要去說服,只是要幫他解決問題。

2. 創意被拒絕並不是一種否定

其實idea如果很強,其實也很容易被拒絕。為什麼?

因為「不平庸的(事物)會讓人感到不安全。」Kurt笑說,人性本來就容易對陌生的東西感到害怕和疑惑,很正常。如果保持這樣的態度,就不會覺得提案被打槍是自己受到否定,只是不符合對方需求而已。

創意人真的能夠激勵自己的,應該要是自己。自己的每一個作品,都反覆問自己:這idea真的好嗎?對得起自己嗎?對得起客戶的需求期待嗎?自我要求才是讓自己進步的因素。

Mazda狗狗篇為例,Kurt當時想作一部從來沒人想過的汽車廣告,想拍一支沒有太多產品(車子)出現,卻能夠傳達品牌精神和產品特質的影片,所以他拼了命的去想。

Kurt自己的哲學是:「有時候對客戶來說,最安全的東西反而是最危險的。」因為客戶花了很多錢,東西出來卻跟大家一樣,對行銷一點助益也沒有。

Mazda狗狗篇影片:

創作的技能,並不侷限在廣告人員或設計人員的手中

Kurt的創作之路從很小就開始,不是為了迎合誰,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Kurt笑說,創作或創意通常只是反應我們的生活,是件很自然的事,只要我們對世界和社會有看法、有觀點,大家都可以是創作者。

Kurt說道,第一步其實最不用害怕,第1000步的時候反而才需要擔心(例如無法超越自已等等)問題。因為第一步做出來之後,才知道如何改進,可以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第一步反而是最享受的。

與其思考自己有沒有創意,不如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

重點是你怎麼去定義自己,和定義你眼中的世界。你定義這些事物的觀點,就是你的作品。創意的去過每一天,創意的吃一餐,那也是作品。

高雄氣爆的時候,大家都跟Kurt說,你一個人不可能改變什麼。但我們都忘了一件事:世界可能不會變好,但我們自己可以變好。當我們抱持這樣的信念,創作就可以是一種『改變的力量』。有時候我們可以改變身旁的幾個人,然而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改變數萬人、上億人。

Kurt 打了一通電話給張甯說:「我們來(為高雄氣爆)作點什麼吧。」對方答應之後,就用簡單的攝影機拍攝了《高雄,堅強/ 一夜裡就不同了。張鈞甯篇》。這首詩安慰了許多受難的高雄人。

資本主義社會普遍都用金錢當做衡量事物的標準。如果有錢、有群眾力量才能做,那很多事情真的就永遠不用作了。想要創作就去創作,去思考這件事情對你有意義嗎?甚至是遠大一點對社會有意義嗎?如果你可以被自己感動,那就可以感動別人。

會說故事,讓世界聽你的!

說一個好故事不是在於「故事的說法」,故事的本質才是最重要的。「故事的本身」若讓觀眾有共鳴,才會產生群聚效應,相互分享。例如一個人收到錯誤的診斷報告,告訴你三天後就會死亡。結果第三天的時候,卻又告訴你,抱歉報告拿錯了,你很健康。這故事有高低起伏和錯蹤複雜的情緒,即使只是輕描淡寫,也有很大的震撼力。

如何去分享故事本身,根本不重要了,當下的體驗不會被抹滅。(也可以看這篇:連結群眾情感的「阿嬤的衛生紙」幕後溫柔故事)

把故事「說好」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多加練習,多跟別人分享就好。

例如阿莫多瓦的故事取材,是來自於新聞。Kurt的做法則是田野調查,

即便是虛構的故事,也要具備真實的情感。

透過調查去瞭解真實細節,進行訪問,聊天,去體會,這些生命的內容才是故事的重要性。「我們(意指導演和演員等)只是找出東西交給別人,從來不是我們去說服別人,而是故事裡面的那個東西。」Kurt強調。

他寫的書:會說故事,讓世界聽你的:說一個動人故事,勝過跳針長篇大論!

013101053   購買

把好玩的事情再做好一點點,人生真的不到22K阿!

基督徒的Kurt真的充滿正面能量,談到責任制以及創意人愛好的自由生活時,他認為Deadline(截稿期限)應該是創作者最好的朋友,自由之前一定要先自律。(你也可以看這篇:為什麼創意產業盛行責任制?台灣政府你真的瞭解嗎!) 而Kurt認為創意人的創作瓶頸,應該被解讀為:「你對作品的滿意程度」。因為不滿意,才會有掙扎,才想突破,與其去鑽牛角尖在「瓶頸」這件事,我們不如去想,現在還有什麼可以做可以改的。

創意人跟Deadline應該是好朋友。

如果創意就是小小的光點,而你有一個很大的倉庫,你每次只是打開門,去抓一些出來挑選而已,只是看抓出來的東西夠不夠亮,夠不夠好。一定要相信這件事 ,要催眠自己這件事。

人生是匱乏的,過一天就少一天,能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更努力的活每一天,自己不是想著未來擁有多少時間,而是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例如我現在剩七千多天,因為看到死期,所以能每天樂觀積極的去做很多事。」。Kurt笑著,也替這次專訪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註解。


其他人也在看...

Nothing Found

Apologies, but no results were found for the requested archive. Perhaps searching will help find a related post.


讀者留言: